前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濟南市委、市政府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前線指揮部和后勤保障部,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所屬各子公司第一時間奔赴擂鼓鎮,拋家舍業、扎根災區,譜寫出一曲川魯一家親的贊歌。如今的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以“承載城市夢想,建設美好生活”為使命,秉承“忠誠擔當、團結奉獻、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不忘初心、擔當作為,勇當城市建設的主力軍,為“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不斷貢獻力量。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第一時間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派出最精干的人員隊伍、最有力的物資設備,千里馳援擂鼓鎮。援建隊伍拋家舍業、扎根災區,從第一支踏入北川重災區建立現場指揮部開展援建的隊伍,提前26天超額完成6050套板房任務,到為擂鼓鎮“量身定制”科學長遠規劃,再到援建北川新縣城,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援建大軍不僅在北川大地上佇立起有形的建筑工程,更留下充滿希望和力量的“濟南印記”。
大災面前,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踐行國企擔當與責任,不畏艱險、攻堅克難。讓我們通過以下系列畫面和篇章,重溫當年的援建故事。
時隔12年,時任濟南市援川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市建委副主任、濟南市西區投融資管理中心主任王迪生依然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援建之路何其不易。如果不是當時的親歷者,很難想象當時遠赴千里的濟南援建者,在擂鼓和北川經歷了怎樣的沖擊與震撼。
從板房建設到擂鼓鎮規劃,再到援建北川新縣城,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援建大軍在北川留下精益求精的“濟南印記”和“濟南品質”。
在擂鼓至今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苦干兩三年,跨越30年。”濟南援建至少讓擂鼓鎮提前發展了30年。
援建3年,濟南、北川患難情深、休戚與共。濟南援建者身上有披荊斬棘的開拓精神、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和惠澤天下的民本精神。
2008年6月,時任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右一)到擂鼓鎮視察抗震救災工作
2009年6月,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姜大明(右二)等省市領導一行到擂鼓鎮視察援建工作。
2008年8月,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劉偉(中)到擂鼓鎮視察災后援建工作
2008年5月30日,時任山東省副省長郭兆信(中)在擂鼓鎮視察抗震救災工作
2009年3月6日,時任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焉榮竹(前左)視察擂鼓小學建設情況
2009年6月,時任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建國(前左)到擂鼓鎮視察援建工作
2010年1月27日,時任濟南市委副書記殷魯謙到北川視察援建工作
2008年6月,時任濟南市副市長、市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指揮鄒世平(中)在擂鼓鎮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2008年6月,時任濟南市副市長、市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指揮齊建中(中)在擂鼓鎮板房建設現場
濟南擂鼓一家親
濟南援川指揮部前合影
過渡性安置房建設第一階段總結暨第二階段誓師大會
援建擂鼓鎮人員
濟南援川指揮部
濟南援建人員
巴蜀大地上的濟南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