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隨著最后一塊鋼橋面板組拼完成,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投資建設的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主橋提前半年實現合龍,這是繼4月28日主橋主塔封頂后,項目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為形成“兩岸通達、縱橫交錯、城鄉一體”的路網結構提供重要保障。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春華,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一級調研員劉圣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理委員會建設管理部部長鄭兆宇,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史海成,建設集團黨委副書記鐘善良出席活動,建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許為民主持活動,建設集團部分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室、子公司負責同志以及項目參建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姜春華表示,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項目突破年”各項部署,積極推動跨黃通道建設,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的合龍為打通主城區與起步區中軸線上的關鍵通道打下強心劑,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與主干路的互聯互通,以全程高架形式實現中心城區與起步區的連接,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項目突破年”任務目標,加壓奮進,緊盯靠上,持續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布局,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貢獻交通力量。
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史海成宣布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主橋合龍。
下一步,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將持續聚焦“項目突破年”各項部署,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繼續發揚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把黃河大橋建設成經得起時間、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優質工程、精品工程,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再立新功。
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工程是連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與老城區的南北向主干道,是濟南市“四橋四隧”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助推濟南加速邁向黃河時代、促進起步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采用雙塔雙索面公軌合建鋼桁梁斜拉橋形式建造,全長7.748公里,主線橋梁工程長6.87公里,建設工期48個月,計劃2025年6月底通車。
工藝創新 再破紀錄
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與老橋并行布置,是黃河流域跨徑最大、鋼橋總長最長的公軌分層合建橋梁。新老橋中心間距33.5米,橋面凈距5-7米。新老橋的主橋同樣采用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形式建造,老橋主橋長488米,主跨220米,新橋主橋的主跨為488米,等同于老橋的主橋總長。
新橋主墩位于河道外側,跨大堤橋和灘地引橋都采用了鋼桁梁結構,大大提高了跨越能力和防洪行洪能力。老橋主塔高68.4米,新橋主塔高168.6米(歷時12個月完成),與華山頂基本等高,比老橋高出100米,遠觀形成壯觀視覺的對應效果。
老橋主體結構使用預應力混凝土建造,新橋主體結構則采用鋼桁梁結構,抗震性能好,工業化和裝配化程度高,在保障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減小橋梁自重,提升橋梁跨度跨越能力、減輕橋梁自重。老橋平行鋼絲斜拉索最大截面積為23.75c㎡,新橋鋼絞線斜拉索最大截面積127.4c㎡,受力面積和承載能力均提高了5.4倍。同時,在推進“雙碳”行動中,新橋采用的鋼橋面+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組合,降低了材料用量,極大的減少碳排放量。
立體交通 助力發展
新橋作為黃河流域黃河流域跨徑最大、鋼橋總長最長的公軌分層合建橋梁,上層采用雙向8車道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標準,下層采用雙線軌道交通,設計日通行能力達10萬輛,下層預留軌道交通7號線通道,采用雙線軌道交通標準,這也是山東省首條穿越黃河的軌道交通線路,同步實現從老橋單一交通方式到新橋公軌兩用通行能力升級,滿足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三者之間交通轉換需求。
項目建成后將滿足濟南市“攜河發展”戰略需求,實現濟南市城市主中心、CBD副中心與起步區核心區域的快速交通聯系,對帶動黃河兩岸經濟高效、一體化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圖“建”證黃河大橋成長過程
?。?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