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濟南地區現存最大規模的古建筑群,華陽宮古建筑群的修繕與改造提升工作一直備受關注。2017年10月,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啟動華陽宮古建筑群的修繕與改造提升工作,2017年11月22日,華陽宮暫停對外開放,進入全面施工修復階段。經過七個月的修復提升,目前相關工作已如期完成,4月28日起,華陽宮重新對外開放。
修舊如舊,古建修復依古制
華陽宮古建筑群內現有建筑36座,建筑面積2817.56平方米,華陽宮是建筑群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座廟宇,由二宮門、忠祠、孝祠、四季殿、東西配房、東西廂房、倒座房等建筑組成,以建在高臺之上的四季殿為主體建筑,華陽宮西側為凈土庵,是一所佛教道場,西院由院門、地藏殿、東西十王殿、元君殿及東西配殿組成泰山行宮院落,在觀音殿后,是三教堂,供奉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尊神像,集佛、道、儒三教為一體,故名三教堂。出三教堂拾級而上,依山就勢布置有關帝廟、玉皇宮、龍王殿、三皇殿等建筑。
華陽宮建筑群由于年久失修,出現了屋面漏雨、瓦件殘破、局部建筑木結構歪閃,墻體及地面磚酥堿,油飾彩畫褪色剝落等殘損狀況,在2017年9月,華陽宮建筑群保護維修方案上報至山東省文物局得到審批。經過招投標,由國內知名的一級文物修繕隊伍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處承擔。工程開工后,參建各方經過現場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嚴格遵循省文物局批復方案進行施工。在維修過程中,依據我國文物保護“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嚴格按照文物的“原結構”、“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進行施工,堅持傳統工藝古制,比如:屋面掛瓦,傳統苫背分層并晾背后,采用摻灰泥掛瓦,原彩畫的修復,經過清塵、固色、粘結、加固、修補等手法,將老彩畫恢復到健康狀態。其他諸如淌白墻勾縫、地磚細墁等工藝,也都能做到精益求精,保證了施工質量。
華陽宮一宮門
襲舊出新,環境提升有講究
華陽宮古建筑群修繕和環境提升工程是濟南市“城市雙修”的典型項目。既涵蓋了對歷史古跡保護、文物本體修繕、基礎設施提升的城市修補內容,又有生態修復的環境提升建設內容。
華陽宮二宮門
修繕提升后的華陽宮,從空間看分為三個遞進區域,一區為一宮門南側綠地廣場,二區為一宮門和二宮門之間地帶,三區二宮門以內區域。三個區空間上層層遞進,先放再收,先塑造一個開敞的空間,繼而進入一個半圍合的空間,再進入一個圍合空間,在結合將來湖面形成后的湖光山色,讓游人始終有空間變化的體驗。
在綠地廣場面向一宮門,右側可以看到臥牛山的全貌,正面對視華山。兩側綠地每側精選了7棵造型油松,因為華陽宮道家文化的元素多些,此處也有北斗七星的意境。二是采用了借景、點景、框景的園林手法,借一宮門為背景,點造型松為景物,框出清晰的山體輪廓的畫面。
針對之前華陽宮周邊渣土垃圾多、景觀效果差等問題,項目部先進行了障礙物拆除和環境整治工作,清除雜樹、整理地形、清運垃圾、修復山體,對山勢進行了蓄土順延,順應周邊地形進行了上山臺階、園路、綠化等工程,徹底消除了污染源,通過綜合提升創造了一個優美雅致的環境。
華陽宮位于華山腳下,南北高差25米,坡度陡,匯水面積較大,綜合采用了坡段處理、生態水池、植草溝、溢流井等海綿城市工程手段,實現了“滲、滯、蓄、凈、用、排”的效果。
修繕前的華陽宮內院
群策群力,精心施工高標準
本次文物修繕和環境提升工程建設標準對標5A級景區標準。選用了國內最高資質的曲阜安懷堂公司負責設計,省內最高資質,常年負責“三孔”古建筑保護修復的曲阜三孔古建管理處作為施工單位。項目部專門設置了專家技術組,由市文廣新局、考古研究所匯集專家組成。
華陽宮內院今貌
施工過程中盡所能集合專家、學者和群眾的智慧,多次召開大型專家論證會。即使是一塊石件的擺放位置,也盡量做到精益求精。同時根據熱心市民和收藏者提供的老照片與文字資料,對修繕工作進行不斷論證調整。
為避免形成歷史遺憾,對于考古發現的原來滅失的鐘樓、鼓樓原址,經過和文廣新局、文物界、文化屆專家探討,決定先復原臺基進行展陳,進一步研究透徹原制式、手法、空間關系后再復原。遺址周邊常綠樹種和落葉喬木搭配種植,加上歷史形成的三株古樹,形成了有錯落,有季向變化的樹陣,歷史古跡華陽宮掩映在綠林中,若隱若現。體現出歷史的滄桑感、莊重感、儀式感。
攝影/崔健
對于華陽宮內62棵千年古柏,經省林科院、市林業部門等專家會診,采取了綜合性整治措施,一是調閱檔案查戶口,摸清年代,二是減少周邊硬化面積,擴大根系生長空間,三是根系周邊換填優質土壤,四是深層施加底肥,給古樹復壯提供充足的養分。
編輯: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