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濟南到華山,華陽宮里神仙全”,時隔17年后再次大修的“濟南巨觀”華陽宮自去年10月啟動修復以來一直備受社會關注。作為濟南市“城市修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一直精心有序推進華陽宮的修繕與改造提升工作,確保今年五一開門納客。
同時,在確保工期的基礎上,嚴格遵循古建修復規律,修舊如舊,最大程度保護華陽宮古建筑群的原生態歷史風貌,與省內資質最高、經驗最豐富的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處通力合作,原汁原味呈現華陽宮“新貌”。近日,我們走進了華陽宮古建筑群修復現場,為大家揭秘修復工作中的“四大工種”與“六大古法”。
“四大工種”各顯神通,慢工出細活
住建部《古建筑工職業技能標準》中將古建筑工種劃分為了五類,分別為傳統木工、傳統瓦工、傳統石工、傳統油工、傳統畫工。分別從事古建筑大木結構、斗拱、裝修、裝飾等木構件制作、安裝、維修;古建筑地面鋪墁、墻體砌筑、屋面苫背、蓋瓦;古建筑石構件加工制作、安裝和砌筑;古建筑木構件地仗、油飾、貼金;繪制、修繕古建筑內外檐梁架、斗拱、椽望等木構件上的各類傳統彩畫。實際操作中一般分為四大工種,將畫工歸入油工大類中,即木工、瓦工、石工、油工。
華陽宮古建筑群此次修復工作重點對古建筑的屋面、墻面、地面、院墻、路面、彩繪等進行保護性修繕和修復,“四大工種”缺一不可。此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提升也是此次修復的重要內容,還涉及到現代建筑中的消防、安防、防雷、市政、園林等專業。
在現場可以看到,冬季過后,“修煉內功”的綜合管線敷設、地形塑造、受損的磚作石作木作基底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濕作業”階段已經全面展開。目前正在進行中的主要工作為建筑屋面的修繕,建筑墻體的修補,路面、石階、古磚的清理修復,建筑木構件的砍活與重新上漆,木構件表面彩繪的清理除塵等工作。
這些工作不僅需要極大的耐心與豐富的經驗,而且要嚴格遵守“古法”,用代代傳承的古代技藝,原汁原味修復古建筑。在實地探訪中,我們學習了解到了正在操作中的“六大古法”。
“六大古法”一脈相承,確保修繕原汁原味
古法之一,苫背。苫(shàn)背,指蓋房子時在草席等上面抹上灰和泥土做成房頂低層,可以有效防止屋面漏水。苫背是華陽宮修繕的重點工作之一,先上一層厚度約2公分的護板灰,再上一層厚度約6公分的麥秸灰,最后上一層厚度約2公分白灰與麻道灰的混合灰。苫背工作完成后,可以進行下一步屋面瓦件鋪設。在苫背過程中,只拆除更換已損壞的灰層,仍然保留可以繼續使用的古灰層。
古法之二,瓦口板與望板。瓦口板指鋸成瓦楞起伏狀之木板,釘于檐口,以隱瓦間空隙;望板指平鋪在椽子上的板面,以承托屋面的苫背和瓦件,類似于古代建筑的吊頂,望板有木板和磚板之分,正殿一般用磚板,偏殿側殿一般用木板。此次更換的望板,同樣是保留可以繼續使用的古構件。
古法之三,磚藥與青磚白灰。在華陽宮內的古建墻壁上,很多磚塊因為年代久遠及腐蝕原因,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對墻面破損較輕微的磚塊,以修復方式,不作替換,具體用水泥、松煙與磚沫制成與墻面顏色一致的磚藥,用磨平與壓死的方式修補,還原磚塊原樣。在墻面修補方面,采用青磚白條灰勾縫進行處理,恢復古建筑外貌。據了解,一位技術工人一天約能完成高度約50公分的青磚白條灰勾縫修補工作。
古法之四,豬血+桐油。華陽宮現存古建多為明清建筑,建筑油漆都是采用“豬血+桐油”的古法油漆,此次修繕過程中,涂刷的新油漆也全部采用該種古法工藝。具體采用“一麻五灰”的工序,即一層麻五層灰,在最里層鋪設一層麻布,越往外涂的灰越細,共涂刷五遍,有防水防腐蝕的作用,持久耐用。
古法之五,彩繪除塵。華陽宮的彩畫因年久失修,出現了起甲、剝落、漫渙不清等比較嚴重的自然侵蝕風化現象,面臨著繁重的搶救性保護修繕任務。目前對彩繪已經進行初步的除塵工作,將綜合考量環境、工藝、歷史文化等各種因素,逐步謹慎高質量推進。
古法之六,蓋頭釘。華陽宮古建筑中用來固定檁條、望板等構件的蓋頭釘,保存完好的兩三百年都未生銹,此次修復過程中替換的蓋頭釘仍采用古法鍛造,替換部分腐蝕無法使用的舊釘,而這種技藝的蓋頭釘,目前國內基本只有曲阜的幾家作坊還在生產制作。
編輯:徐超